Search

1946年,為了慶祝蔣介石六十大壽,把一條重要的道路,命名為「介壽路」,取其「介公之壽」之意,要全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1946年,為了慶祝蔣介石六十大壽,把一條重要的道路,命名為「介壽路」,取其「介公之壽」之意,要全台灣人都識得這條路,永生永世為他祝壽,這條路禁止機車及腳踏車,所有人走過必須低頭而行,好像在膜拜那條路,膜拜那個人.
.
後來,一位市長將他改了,他面臨了許多「你在搞意識形態」、「製造社會對立」、「破壞社會和諧」的標籤,他改成了「凱達格蘭大道」,那是這裡曾經存在的凱達格蘭族,他們所存在的領域,重新找回了他的名字.
.
至今,不管是藍或綠,當人們想表達訴求,都會說「我們上凱道去」、「我們凱道見」,成為屬於台灣的民主之路.
.
那些咒詛有實現嗎?不,這是解除詛咒,那些責備是真實的嗎?不,他們害怕改變.
.
他們害怕自由,他們害怕眾人的眼光,會戳破自己的想像,所以才要他們永遠凝視著那條路,就好像一直成為他們所期望的樣子,仰望著尊卑,低頭俯視著榮辱。
.
正是因為自卑,才會顯得自大,用恐懼來支配人們,當人們不再恐懼,又因為不安,要人們永遠記得那個恐懼的總和,不能別開眼睛.
.
就像天龍人在蛇姬身上,烙下的印記.
.
看著他們走在那條路上,如同聽見腳鐐摩擦地面的聲音,於是便能安穩睡著了,那張床,還是自己的.
.
所以我說,任何台灣人,都應該反對這樣壓抑而病態的意識形態.
.
如你是人,就應該走自由的路。
.
如你是台灣人,就應該走自己的路,brother.
.
#神父的鹽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奶與蜜的應許之地,最接近真理的地方,tomoyo.
View all posts